11月21日下午,由廣西民族大學文學影視創作中心與文學院聯合主辦的“名家名刊名編走進民大”系列講座之“編輯與文學”在科技樓報告廳順利舉辦。本次講座由《新華文摘》文藝作品主編、編審梁彬主講,我校文學影視創作中心作家凡一平主持,學校部分同學到場聆聽。
梁彬結合自身經驗,以編輯的視角,從優秀文章的編選標準、如何做一名精心的編輯、如何處理讀者意見三方面對編輯與文學的關系進行講解。


《新華文摘》文藝作品主編、編審梁彬
梁彬表示,優秀文章的編選共有五大標準:一是側重選擇關注時代熱點和國家重大時刻的文章;二是盡量選擇鮮活的文章;三是選擇讀者喜聞樂見的作品;四是在關注熱點的同時也要回歸文學作品本身,注重文章細節,堅持嚴謹性;五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立場,關注人民群眾的需求和反響。梁彬主編介紹道,《新華文摘》的文章編選始終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和“雙百”方針,弘揚時代主旋律,聚焦時代熱點,集中體現了我國主流意識形態領域的發展態勢,值得推廣與學習。任職主編以來,梁彬總結出“創作無極限,編輯有選擇”的規律。她強調,編輯對輿論導向負有責任,在編選時謹記‘紅線不能踩,地雷不能碰’的原則。談及第二點標準,梁彬主編以“2008年中國雪災”事件專題報道中編選《南方周末》兩篇紀實類新聞入刊為例,表明鮮活性和可讀性是文章的編選重要指標。


作家凡一平
關于“如何做一名精心的編輯”,梁彬以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劉云山對《新華文摘》的評價:“精心策劃,精選精編,精益求精,辦成精品”做答。她指出,做一名精心的編輯不僅要在校對過程中及時發現錯誤并予以改正,還要在對文章進行編撰、轉載時積極與作者溝通,并達成一致意見,以確保原文章意義的完整性和準確性。提及“如何處理讀者的意見”,梁彬通過分析胡學文中篇小說《向陽坡》和李春雷報告文學《木棉花開》入刊后讀者對作品的評價,說明在文章編選時不僅要堅持思想陣地,而且要重視讀者的反饋和感受。

講座現場
凡一平老師對本次講座進行總結。他表示,梁彬是一位敬業、嚴謹且立場堅定的優秀編輯,希望同學們在學習梁主編優秀品質的同時,博覽群書,加深對文學的理解和感悟,堅持正確的導向,積極創作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優秀文章,作大有可為、大有作為的時代青年。(審核:陸喜培 編輯:吳少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