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文脈,不忘相思。11月24日上午,第十六屆廣西民族大學相思湖現場作文大賽頒獎會在我??萍紭菆蟾鎻d舉行。廣西民族大學副校長黃曉娟、校團委書記陳就漢、發展規劃處處長曲用心,文學院院長韋樹關、黨委副書記吳先源出席大賽頒獎會。廣西區內外知名作家、學者,以及大賽的評委老師、獲獎作者、全區各高校文學社團代表、廣西民族大學師生代表與會。

黃曉娟副校長發言
作為廣西品牌作文賽事,第十六屆廣西民族大學相思湖現場作文大賽由我校文學影視創作中心、文學院、共青團廣西民族大學委員會共同主辦,相思湖文學社承辦,區內各高校文學社團聯合協辦。大賽以“門”為主題,采用“同時同題同卷不同城”的方式進行限時三小時的現場創作。我校文學影視創作中心副主任、廣西作家協會副主席、作文大賽評委凡一平介紹比賽情況以及評審經過。文學院博士生導師、廣西理論家協會副主席、大賽評委張柱林點評獲獎作品。他表示,本屆獲獎者努力展開想象的翅膀,打開“門”內“門”外的空間,思索社會和人生的種種可能。他們在短時間內構思出了有意思的故事或主題,并能通過巧妙的情節結構或意象來完成,體現出一定的邏輯性,難能可貴。隨后,我校駐校作家、作文大賽評委黃佩華宣讀比賽結果。

凡一平老師發言
據統計,參加本次大賽的區內高校共30所,收到參賽稿件6307份。經過大賽評委嚴格審慎評審,最終評選出一等獎2名、二等獎6名、三等獎15名和優秀獎25名,共計48篇獲獎作品。我校共有11位同學獲獎,相思湖詩群成員在大賽中收獲大獎,其中,曾慶的作品《手寫生活(組詩)》榮獲大賽一等獎,孟琳峰作品《門縫里的人》榮獲三等獎,和艷芳作品《門》、黃芊芊作品《極光之門》、黃聰俐作品《門》榮獲優秀獎。

頒獎現場
黃曉娟為頒獎會致辭。她指出,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談到推動文藝繁榮發展,最根本的是要創作生產出無愧于我們這個偉大民族、偉大時代的優秀作品。她希望廣大青年文學愛好者、創作者,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扎根八桂大地,創作出更多優秀作品,在這里書寫自己的文學夢、中國夢。廣西民族大學將努力創造更多像相思湖現場作文大賽這樣的文學活動,讓廣西高校學子有更多盡情創作的平臺。
大賽一等獎獲得者曾慶作為獲獎代表進行發言。他表示,在寫作過程中會有浪花和海潮,寫作者就像海岸,在浪花涌起時隱藏自己,放低姿態,在退潮時又能夠保持清醒的思考,希望自己能做一個清晰自知的海岸。
《花城》雜志名譽主編、作家田瑛,百花文藝出版社總編輯、《散文》《小說月報》主編汪惠仁,《十月》雜志主編陳東捷,《當代文壇》雜志主編楊青,《民族文學》雜志二編室副主任,中國作協機關團委副書記安殿榮,廣西文聯黨組成員、廣西文聯副主席石才夫,作文大賽評委、廣西作協主席東西等知名作家、編輯分別致辭,肯定了作文大賽取得的成績,對獲獎者表示祝賀,并鼓勵他們繼續創作出符合新時代、新文化的優秀作品。

全體合影
據悉,作為“廣西高校大學生社團活動精品項目”,廣西民族大學現場作文大賽自2005年開始,已連續舉辦15屆,至今總參賽人數已超過10萬,成為廣西高校學子展示寫作才能的重要平臺。獲獎作者除獲得創作補助之外,其獲獎的作品還被推薦到文學雜志發表。一些參賽選手從這個平臺起步,走上寫作之路,有的已成為小有名氣的作家。大賽優秀獲獎學生作品被推薦發表在《人民文學》《花城》《作家》等國內知名文學期刊上,截至到12屆,大賽集結出版了《柿子熟了》《花開的聲音》《秘密》《欲望》四部系列作品集,成果豐碩。此外,本屆大賽獲獎作品還將以小輯形式在《民族文學》雜志發表。(審核:吳先源 編輯:韋雨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