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
項目名稱 |
資助單位 |
立項時間 |
黃可興 |
《中國少數民族傳統文化與現代化》(合作) |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課題 |
1989 |
黃可興 |
《關于培養教師壯漢雙語能力,提高壯族地區教學質量的研究》(合作) |
國家教育部課題 |
1992 |
陳麗琴 |
壯族當代小說民族審美研究 |
廣西區宣傳部哲學社科項目 |
1997 |
黃可興 |
《壯族巫教經詩與壯族文學》(主持) |
廣西民族大學青年基金課題 |
1998 |
農學冠 |
中越文化(文學)交流研究 |
廣西哲學社會科學規劃 |
2001 |
黃平文 |
中國南方及東南亞侗臺民族稻作文化歷史與傳播 |
國際合作項目(美國國家科學資金項目子項目) |
2001 |
黃可興 |
《壯族作家現代時期創作特色論》(主持) |
廣西民族大學科學研究重點項目 |
2001 |
韋樹關 |
越南漢語教學調查研究 |
省部級 |
2002 |
楊寧寧 |
中國西南各民族共生共榮態勢的審美文化闡釋 |
省部級:廣西教育廳課題(合作) |
2002 |
楊寧寧 |
南北文化撞擊的火花:《世說新語》的文化人類學分析 |
校級:廣西民族大學重點課題 |
2002 |
楊寧寧 |
現代教育技術在古詩文背誦檢測中的應用 |
校級:廣西民族大學實踐性教學研究課題(主持) |
2003 |
楊寧寧 |
論背誦對古代文學課的深化與輔助作用 |
校級:廣西民族大學教育研究課題 |
2003 |
韋樹關 |
“廣西瀕危語言個案研究”子項目“京語研究” |
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子項目 |
2004 |
韋樹關 |
對越漢語教學疑難問題研究 |
省部級 |
2004 |
范秀娟 |
黑衣壯審美文化研究 |
廣西哲學社會科學規劃研究課題 |
2004 |
陸卓寧 |
西方女性主義與臺灣女性文學 |
廣西哲學社會科學規劃研究課題 |
2004 |
袁鼎生 |
民族生態審美研究 |
廣西社科十五規劃研究課題 |
2004 |
張震英 |
2004年廣西社科規劃項目:玄學與古代文人閑情范式之關系研究:以琴棋書畫為中心 |
省部級 |
2004 |
范秀娟 |
廣西“十五”規劃項目 |
省部級 |
2004 |
范秀娟 |
從山野到都市--黑衣壯民歌的審美人類學研究 |
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科研課題 |
2005 |
黃曉娟 |
當代廣西女性文學研究 |
廣西哲社十五課題 |
2005 |
黃曉娟 |
廣西三劍客研究 |
廣西哲社十五課題 |
2005 |
金麗 |
廣西民族文學與世界文學 |
廣西哲學社會科學項目 |
2005 |
黎曙光 |
南寧市白話、平話語音系統比較研究 |
廣西哲學社會科學規劃研究課題 |
2005 |
翟鵬玉 |
“那”文化人地交往模式與壯族生態審美理性 |
廣西哲學社會科學項目 |
2005 |
朱慧珍 |
富祿百年 |
廣西哲學社會科學項目 |
2005 |
王爾勃 |
雷蒙德.威廉斯《馬克思主義與文學》述評 |
廣西哲學社會科學項目 |
2005 |
黃可興 |
《作家意識與壯族現代文學多元書寫》(主持) |
廣西民族大學科學研究重點項目 |
2005 |
張震英 |
2005年廣西社科規劃項目:《極玄集》研究 |
省部級 |
2005 |
楊寧寧 |
<史記>與民族融合 |
院級:廣西民族大學文學院 |
2005 |
袁鼎生 |
生態美學研究 |
廣西哲社“十一五”規劃課題 |
2006 |
韋樹關 |
壯泰語詞匯比較研究 |
廣西哲社“十一五”規劃2006年度研究課題 |
2006 |
黃平文 |
中國南方民族文化接觸和語言演變 |
國際合作項目(韓國安東大學國際交流基金項目) |
2006 |
張景霓 |
毛南語使用情況調查 |
廣西哲社“十一五”規劃課題 |
2006 |
范秀娟 |
壯族情歌研究 |
省部級(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會A等資助項目 ) |
2006 |
張震英 |
2006年廣西社科規劃項目:風雅的傾訴:姚合詩歌藝術研究 |
省部級 |
2006 |
楊寧寧 |
古代文學在線測試 |
校級:廣西民族大學教育研究課題(主持) |
2006 |
韋茂繁 |
廣西壯族群眾學習普通話語音難點分析與對策研究 |
廣西哲學社會科學規劃研究課題 |
|
黃平文 |
壯漢語關系及壯漢族群歷史關系研究 |
省部級(教育部留學歸國資金) |
2007 |
汪業全 |
“葉音研究” |
省部級 |
2007 |
陳金文 |
壯族傳說的文化研究 |
廣西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 |
2007 |
陳麗琴 |
少數民族民間藝術的生態研究——以黑衣壯為例 |
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資助項目 |
2007 |
陳麗琴 |
黑衣壯民間藝術的生態研究 |
江蘇省博士后科研資助計劃項目 |
2007 |
陳麗琴 |
黑衣壯民間藝術的傳承與保護——文藝生態學的視角 |
廣西教育廳 |
2007 |
張震英 |
2007年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中國文學史背景下對姚賈現象的審視與思考 |
國家級 |
2007 |
張震英 |
2007年度廣西教育廳科研項目:《詩人主客圖》研究 |
省部級 |
2007 |
李忠敏 |
比較文學視野中的廣西民間傳說主題學研究 |
省部級 |
2007 |
楊寧寧 |
教育公平與女性觀照:少數民族教育中的女性參與研究 |
教育部課題:教育部人文社科(參與) |
2007 |
吳小奕 |
壯族古跡抄本文字研究 |
廣西哲學社會科學“十一五”規劃課題 |
2008 |
黃曉娟 |
族群記憶的傳承——中國少數民族口傳文學制度研究 |
國家民委 |
2008 |
陸卓寧 |
意識形態話語下的海峽兩岸當代文學比較研究 |
廣西哲學社會科學“十一五”規劃課題 |
2008 |
陳麗琴 |
廣西環北部灣地區少數民族民間文藝的生態研究 |
國家社科基金項目 |
2008 |
耿文婷 |
國家社科基金項目08GJ353-048 |
國家級 |
2008 |
袁鼎生 |
生態美學范疇研究 |
廣西哲學社會科學規劃研究課題 |
2009 |
歐宗啟 |
多維視野下的壯族形象的建構研究 |
廣西哲學社會科學“十一五”規劃課題 |
2009 |
陳金文 |
我國少數民族文化多樣性的法律保護研究 |
國家民委民族問題 |
2009 |
石天飛 |
宋人“當行家語”與臨桂詞派 |
學校青年基金項目 |
2009 |
單 輝 |
莊子生態倫理觀念研究 |
學校青年基金項目 |
2009 |
鐘乃元 |
唐宋粵西詩研究 |
學校重點科研項目 |
2009 |
單 輝 |
莊子生態倫理觀念研究 |
學校青年基金項目 |
2009 |
康忠德 |
新化話研究 |
學校人才引進科研啟動項目 |
2009 |
石天飛 |
宋人“當行家語”與臨桂詞派 |
學校青年基金項目 |
2009 |
魏繼洲 |
形式意識的覺醒——五四白話文研究 |
學校人才引進科研啟動項目 |
2009 |
鐘乃元 |
唐宋粵西詩研究 |
學校重點科研項目 |
2009 |
魏繼洲 |
豐富的偏激——論五四新文學運動中的錢玄同 |
國家級 |
2009 |
陳金文 |
壯族民間信仰的傳說學管窺 |
教育部人文科學研究一般項目 |
2009 |
董迎春 |
主持且完成廣西哲學社科重點課題《“邊緣”與“中心”的對話及互動——廣西電影地圖的重心置換和位移》 |
省級級 |
2009 |
范秀娟 |
“從‘少數民族文學’到‘多民族文學’———民族文藝學視野中新世紀文學觀念的變遷” |
省部級(廣西高校優秀人才資助計劃項目) |
2009 |
呂曉燕 |
“建構輔助評訓系統,提高本科生教師職業技能”的實踐性教學研究 |
廣西民族大學校級教改課題 |
2009 |
黃可興 |
《基于創新能力培養的中國現當代文學改革》(合作) |
廣西教育廳教改課題 一般項目 |
2009 |
任連明 |
廣西區研究生創新計劃項目《<說文解字>人體義域字研究》 |
區級 |
2009 |
韋樹關 |
中越跨境語言變異研究 |
省部級 |
2010 |
韋樹關 |
中越跨境語言差異性研究 |
國家民委 |
2010 |
韋樹關 |
東盟國家語言有聲數據庫 |
廣西人文社科研究中心 |
2010 |
陸凌霄 |
越南漢文歷史小說的模仿、固守與創新之路 |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西部項目 |
2010 |
陸凌霄 |
越南漢文歷史小說的模仿、固守與創新之路 |
國家社科基金西部項目 |
2010 |
陸凌霄 |
越南漢文歷史小說的模仿、固守與創新之路 |
國家社科基金西部項目 |
2010 |
申扶民 |
廣西西江流域生態文化研究 |
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 |
2010 |
海柳文 |
廣西少數民族語言有聲資料庫建設研究 |
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 |
2010 |
海柳文 |
廣西少數民族語言有聲資料庫建設研究 |
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 |
2010 |
陳麗琴 |
多學科視野下的壯劇研究 |
廣西高校優秀人才資助計劃項目 |
2010 |
董迎春 |
走向反諷——中國八十年代詩歌話語研究 |
學校引進人才科研啟動項目 |
2010 |
蒙元耀 |
壯族傳揚歌之研究 |
學校重大項目 |
2010 |
申扶民 |
廣西西江流域生態文化研究 |
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 |
2010 |
康忠德 |
西南地區(廣西)民族語言轉用情況研究——以人口較多民族語言壯語為例 |
省部級 |
2010 |
陳麗琴 |
多學科視野下的壯劇研究 |
廣西高校優秀人才資助項目 |
2010 |
陳麗琴 |
生態學視野下高校民俗學課程的教學改革 |
新世紀廣西高等教育教改工程項目 |
2010 |
張震英 |
2010年湖北省社科基金項目:姚賈詩派研究 |
省部級 |
2010 |
黃平文 |
壯語語法化研究 |
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 |
2011 |
張景霓 |
廣西少數民族語言使用情況調查與研究 |
國家社科基金西部項目 |
2011 |
楊寧寧 |
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的廣西民族文化傳承與發展策略研究:以《印象·劉三姐》為例 |
廣西哲社規劃課題一般項目 |
2011 |
陸曉芹 |
壯泰民族民間歌唱文化比較研究——以壯族“末倫”和泰佬民族MAW LUM的比較為個案 |
廣西哲社規劃課題一般項目 |
2011 |
呂書寶 |
文學史視閾下的廣西民族民間文學 |
廣西哲社規劃課題一般項目 |
2011 |
蒲春春 |
遷徙自廣西的越南儂族語言使用及變異情況調查研究——以萬承儂為例 |
廣西哲社規劃課題青年項目 |
2011 |
張柱林 |
地域文化傳統、社會轉型與文學風格異同——當代廣西與北方少數民族作家漢語創作比較研究 |
廣西哲社規劃課題一般自籌經費項目 |
2011 |
羅波 |
問題大學生心理健康研究及應對策略 |
教育廳2011年廣西高校安全穩定立項研究課題C類(自籌經費項目) |
2011 |
羅波 |
大學生黨員發展質量的工作機制研究與探索——以廣西民族大學為例 |
廣西高校黨建課題 |
2011 |
陸曉芹 |
布洛陀 |
廣西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叢書編纂 |
2011 |
袁鼎生 |
民族文學生態關系論——以壯族文學經典的譜系生發為例 |
中央民族大學“985工程”三期課題 |
2011 |
黃曉娟 |
口傳文學與民族作家文學關系研究 |
中央民族大學“985工程”三期課題 |
2011 |
龔麗娟 |
生態批評的中國化與世界化 |
引進人才科研啟動項目 |
2011 |
何山燕 |
留學生漢語語篇銜接應用與習得研究 |
引進人才科研啟動項目 |
2011 |
石天飛 |
“乾隆后三家“詩學比較研究 |
引進人才科研啟動項目 |
2011 |
羅 波 |
高校輔導員職業倦怠成因及消除對策 |
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與實踐研究課題資助項目一般項目 |
2011 |
黃可興 |
越南批判現實主義作家吳必素文學創作的多元文化解讀 |
校級科研項目一般項目 |
2011 |
范瀟瀟 |
論端木蕻良小說的悲劇意蘊 |
校級科研項目青年基金項目 |
2011 |
蔣佳莉 |
經濟學視角下探析高校公用經費定量化管理模式——以廣西民族大學文學院為切入點 |
校級科研項目青年基金項目 |
2011 |
范瀟瀟 |
論端木蕻良小說的悲劇意蘊 |
校級科研項目青年基金項目 |
2011 |
李宗宏 |
漢越致使結構比較研究 |
立項科研項目 |
2011 |
|
|
|
|
張柱林 |
地域文化傳統、社會轉型與文學風格異同——當代廣西與北方少數民族作家漢語創作比較研究 |
廣西哲社規劃課題一般自籌經費項目 |
2011 |
陳金文 |
民間文學課堂教學與田野調查的鏈接 |
新世紀廣西高等教育教學改革工程項目 |
2011 |
范秀娟 |
全球化語境中壯族民歌的嬗變 |
省部級(廣西出國留學資助項目 ) |
2011 |
韋樹關 |
東南亞語言漢語借詞研究 |
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 |
2012 |
陸卓寧 |
海峽兩岸當代少數民族文學比較研究 |
一般項目 |
2012 |
黃曉娟 |
多民族文化共存中的桂學精神研究 |
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標項目子課題 |
2012 |
張澤忠 |
漢字記錄民族語民歌類民間文獻的搜集整理研究 |
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標項目子課題 |
2012 |
黃曉娟 |
少數民族女性文學生活調查研究——以廣西地區為例 |
國家民委科研項目 |
2012 |
李惠玲 |
清詞中心背景下的嶺西詞人研究 |
一般科研項目 |
2012 |
張永剛 |
晚明文人與黨爭 |
一般科研項目 |
2012 |
董迎春 |
20世紀80年代詩歌話語研究 |
立項科研項目 |
2012 |
魏繼洲 |
廣西散文形式審美研究 |
立項科研項目 |
2012 |
蒙元耀 |
修訂《壯漢詞匯》 |
國家譽為“十二五”規劃2011年度自籌項目 |
2012 |
黃曉娟 |
廣西壯族自治區推進民族文化強區建設研究 |
自治區文化廳 |
2012 |
陳麗琴 |
中越民間文藝的互動交融研究 |
教育廳科研項目 |
2012 |
陳金文 |
越南民俗文化的中國因素 |
教育廳科研項目 |
2012 |
黃可興 |
越南岱、儂族喃字古籍資料的收集整理 |
教育廳科研項目 |
2012 |
黃平文 |
中越跨境民族語言調查研究 |
教育廳科研項目 |
2012 |
黃曉娟 |
泰華文學和中泰文學比較 |
教育廳科研項目 |
2012 |
袁鼎生 |
中越京族文化生態研究 |
教育廳科研項目 |
2012 |
李謨潤 |
越南古代漢字詩文集校注系列之一 |
教育廳科研項目 |
2012 |
陸凌霄 |
越南古代文學研究 |
教育廳科研項目 |
2012 |
康忠德 |
壯侗語族有聲語言數據庫建設研究 |
教育廳科研項目 |
2012 |
蒙元耀 |
紅水河流域民族文化手抄本整理研究 |
教育廳科研項目 |
2012 |
何霜 |
壯語教育研究 |
教育廳科研項目 |
2012 |
韋順莉 |
漢族題材壯族敘事詩的文學敘事研究——以壯歡《何文秀》為例 |
廣西教育廳重點資助項目 |
2012 |
李謨潤 |
唐詩所涉佛寺叢考 |
廣西教育廳一般資助項目 |
2012 |
蔡勇慶 |
??思{的時間詩學研究 |
廣西教育廳立項項目 |
2012 |
黃秉生 |
廣西民族文化生態審美系列研究 |
廣西教育廳立項項目 |
2012 |
馬衛華 |
民族詩學研究 |
學校引進人才啟動項目 |
2012 |
李忠敏 |
卡夫卡的宗教思想與小說修辭 |
學校引進人才啟動項目 |
2012 |
李謨潤 |
佛寺體驗與唐代詩人創作個案研究 |
學校引進人才啟動項目 |
2012 |
羅紅流 |
民族院校貧困生消費心理與行為研究--以廣西民族大學為個案 |
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與實踐研究課題 |
2012 |
李惠玲 |
清詞中心背景下的嶺西詞人研究 |
一般科研項目 |
2012 |
張永剛 |
晚明文人與黨爭 |
一般科研項目 |
2012 |
耿文婷 |
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項目 |
國家級 |
2012 |
黃可興 |
《越南岱儂族喃字資料的收集與整理》(主持) |
廣西教育廳科學研究項目 |
2012 |
陳金文 |
壯族民間傳說與族群記憶 |
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 |
2013 |
盧勇斌 |
比較語言學視角下的壯語語素研究 |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規劃基金項目(西部和邊疆地區項目) |
2013 |
石天飛 |
清代廣西壯族詩人研究 |
學校重點科研項目 |
2013 |
翟鵬玉 |
嶺南花婆信仰與廣西文化發展戰略的生態范式 |
一般項目 |
2013 |
李啟軍 |
廣西電影史 |
一般項目 |
2013 |
張永剛 |
謝啟昆《廣西通志》輯錄“謫宦”考 |
自籌經費項目 |
2013 |
蔡勇慶 |
莫言與??思{的鄉土敘事比較研究 |
自籌經費項目 |
2013 |
汪業全 |
古韻學維度下葉音說的整體性研究與新推闡 |
自籌經費項目 |
2013 |
單輝 |
生態人類學視野下的《莊子》研究 |
廣西教育廳立項項目 |
2013 |
韋樹關 |
古典文獻全文數字化 |
上海高校比較語言學研究院 |
2013 |
東西 |
“文學創作崗”八桂學者崗位 |
區政府 |
2013 |
黃曉娟 |
廣西女作家文學生活研究 |
廣西新世紀十百千人才 |
|
劉春梅 |
桂東南粵語小稱研究 |
學校一般項目 |
2013 |
吳大為 |
端木公蕻良與薩滿教 |
學校一般項目 |
2013 |
單輝 |
生態學圖景與人類學依據--莊子“理想國”研究的兩個緯度 |
學校一般項目 |
2013 |
吳紀梅 |
國際音標對普通話教學的重要性研究 |
學校青年基金項目 |
2013 |
姚春美 |
菲律賓華文文學作品中鄉土情懷演變研究 |
學校青年基金項目 |
2013 |
李宗宏 |
現代漢語使因突顯類致使構式研究 |
引進人才科研啟動項目 |
2013 |
吳紀梅 |
國際音標對普通話教學的重要性研究 |
學校青年基金項目 |
2013 |
張永剛 |
謝啟昆《廣西通志》輯錄“謫宦”考 |
自籌經費項目 |
2013 |
翟鵬玉 |
中國—東盟那文化交往范式研究 |
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 |
2014 |
陳麗琴 |
教育人類學視野下的京族民間文化傳承研究 |
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 |
2014 |
蒙元耀 |
壯族倫理道德傳揚歌研究 |
國家社科基金后期資助項目 |
2014 |
蔣興禮 |
我國高校權利制約與監督及“制度籠子”的建構模式研究 |
廣西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2014年度反腐倡廉建設理論研究專項課題 |
2014 |
陳麗琴 |
中國-東盟視野下跨國民族民間文藝傳承研究——以京族為例 |
廣西高??茖W技術研究項目(重點項目) |
2014 |
石天飛 |
廣西壯族詩歌史 |
廣西高??茖W技術研究項目(一般項目) |
2014 |
石麗芳 |
徐歌報告文學研究 |
校級一般項目 |
2014 |
黃可興 |
20世紀初期越南小說與中國文化關系研究 |
校級一般項目 |
2014 |
趙民威 |
壯泰語的狀語類型以及標志詞的比較研究 |
校級青年基金項目 |
2014 |
劉華 |
中國早期人類學與文化沖突 |
引進人才科研啟動項目 |
2014 |
翟鵬玉 |
那文化與中國-東盟交往的生態范式研究 |
引進人才科研啟動項目 |
2014 |
韋樹關 |
廣西少數民族語言文學研究 |
區政府 |
2014 |
韋樹關 |
廣西民族文化保護與傳承研究中心 |
廣西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 |
2014 |
張小克 |
東南亞國家學生漢語中介語語料庫建設和研究 |
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全球漢語中介語語料庫建設和研究”子任務 項目牽頭單位為 北京語言大學 |
2014 |
李啟軍 |
廣西電影簡志 |
廣西地方志人才梯隊建設項目 廣西地方志編纂委員會辦公室 |
2014 |
王英 |
影響的焦慮理論在文學翻譯譯者主體性中的應用研究 |
廣西高??茖W技術研究項目(立項項目) |
2014 |
黎鮮 |
改革開放以來少數民族地區新聞與文化傳播——以廣西為例文學 |
廣西高??茖W技術研究項目(立項項目) |
2014 |
盤美花 |
中越邊境“羅剛瑤”語言文化研究 |
廣西高??茖W技術研究項目(一般項目) |
2014 |
陳麗琴 |
中國工藝美術全集·廣西卷·刺繡·印染·織造·服飾篇 |
國家工信部項目 |
2014 |
任連明 |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禪宗文獻語辭匯釋”子項目“禪宗文獻普通俗語詞匯釋”負責人 |
省部級 |
2014 |
陸曉芹 |
中國壯族和越南岱族、儂族民間歌唱傳統的跨境比較研究 |
省部級 |
2014 |
黃平文 |
廣西民族地區中小學校壯語教學效果評估體系研究 |
省部級 |
2015 |
康忠德 |
廣西壯族武鳴標準壯語文社會效用研究 |
省部級 |
2015 |
董迎春 |
主持廣西區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課題《新世紀以來的廣西詩歌研究》 |
省級級 |
2015 |
董迎春 |
主持廣西壯族自治區教育廳教改項目“《寫作學》課程的‘創意寫作’轉型與實踐” |
廣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學改革工程項目A類 |
2015 |
范秀娟 |
壯族嘹歌的審美人類學研究 |
國家級 |
2015 |
何霜 |
合作課堂視野下的壯漢雙語教學模式 |
廳級 |
2015 |
黃可興 |
《中國古典文學翻譯對20世紀初越語小說創作的影響研究》(主持) |
國家社科基金項目 |
2015 |
吳紀梅 |
民族院校普通話課程分層教學模式的研究與實踐 |
省部級 |
2015 |
李惠玲 |
文學地理學視野下14-19世紀中越使臣詩歌研究 |
國家級 |
2015 |
李燕玲 |
微課在漢語言文學專業師范生教學技能培養中的應用 |
地廳級 |
2015 |
李忠敏 |
二十世紀西方文學與宗教 |
省部級 |
2015 |
劉春梅 |
廣西民族文化資源在面向東盟的漢語國際教育中的開發和利用(2015C355) |
省部級 |
2015 |
楊寧寧 |
古代越南使臣的漢文燕行文學與古代廣西地理文化研究 |
省部級:廣西哲學社會科學(主持) |
2015 |
韋樹關 |
南方少數民族類漢字及其文獻保護與傳承研究 |
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標課題 |
2016 |
康忠德 |
民族語言調查·廣西防城港京語 |
省部級 |
2016 |
蒙元耀 |
駱越語言研究 |
國家社科基金特別委托項目 |
2016 |
蒙元耀 |
廣西少數民族類漢字及其文獻保護與傳承研究 |
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子課題 |
2016 |
耿文婷 |
海軍“十三五”首批MOOC建設項目 |
省部級 |
2016 |
陸曉芹 |
“一帶一路”視野下的壯泰族群歌唱傳統研究 |
國家級 |
2016 |
何霜 |
探究式教學模式下"壯漢語比較"課程的教學改革 |
廳級 |
2016 |
何霜 |
民族語言調查·廣西南丹壯語北部方言桂北土語 |
省部級 |
2016 |
何霜 |
壯語句末語氣詞的方言分布及歷時考察 |
國家級 |
2016 |
黃可興 |
《生態文化視野中的云南煙草業可持續發展研究》(主持) |
橫向課題 |
2016 |
黃可興 |
《學科教學(語文)碩士專業建設與廣西少數民族地區農村語文教師培養模式研究》(主持) |
廣西民族大學學位與研究生教育改革課題項目 |
2016 |
黃可興 |
《東南亞文學作品選讀》(主持) |
廣西民族大學教材立項建設項目 |
2016 |
黃可興 |
《學科教學(語文)碩士專業建設與廣西少數民族地區農村語文教師培養新模式研究——以百色、河池某少數民族地區農村中小學為個案》(主持) |
廣西民族大學研究生教育創新計劃項目 |
2016 |
梁敢 |
國家語委中國語言資源保護工程專項任務“民族語言調查·湖南江華壯語北部方言清塘話” |
省部級 |
2016 |
張寒冰 |
現代漢語情態與指稱的互動研究 |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青年基金項目 |
2016 |
黃平文 |
廣西少數民族語言保護項目?那坡布央語 |
省部級(廣西哲社項目) |
2017 |
康忠德 |
廣西少數民族語言保護項目-東興山興京語 |
省部級 |
2017 |
陳麗琴 |
廣西少數民族刺繡工藝研究 |
廣西高校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項目 |
2017 |
巴丹 |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青年項目:現代漢語評注性副詞篇章銜接功能研究 |
省部級 |
2017 |
何霜 |
廣西少數民族語言保護項目.都安地蘇壯語 |
省部級 |
2017 |
張震英 |
2017年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高密三李詩話》研究 |
國家級 |
2017 |
張震英 |
2017 年廣西學位與研究生教育改革課題:完善民族類高校博士研究生招生及培養機制的對策研究——以中國語言文學專業為考察重點 |
省部級 |
2017 |
王芳 |
《“廣西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視野下“民間文學”課程的教學改革與探索》(新世紀廣西高等教育教改工程項目 |
省部級 |
2017 |
梁敢 |
國家語委中國語言資源保護工程專項任務“民族語言調查·貴州從江壯語北部方言從江話” |
省部級 |
2017 |
劉春梅 |
漢語國際教育專業地方文化課程開發的理論與實踐 |
省部級 |
2017 |
歐宗啟 |
基于廣西歌謠文化創造性轉化的廣西特色文化建構研究 |
省部級 |
2017 |
韋遠誠 |
廣西哲學社會科學規劃研究課題青年項目“基于音系數據庫的壯語語音類型研究” |
省部級 |
2017 |
康忠德 |
廣西少數民族語言保護項目:仡佬族仡佬語(隆林) |
廳局級 |
2018 |
汪業全 |
“基于空間分布綜合評價方法的初唐詩歌韻部研究” |
國家級 |
2018 |
呂曉燕 |
教育碩士研究生教學改革,構建立體化課程資源庫——語文學科教育碩士研究生培養的實踐與思考 |
廣西民族大學校級教改課題 |
2018 |
張震英 |
2018年廣西高等學校高水平創新團隊及卓越學者項目:“一帶一路”視域下的廣西北部灣文化研究》 |
省部級 |
2018 |
李大西 |
專業辦學與服務社會融合的秘書學人才培養機制研究 |
省部級 |
2018 |
申扶民 |
美麗廣西建設的生態美學研究 |
省部級 |
2018 |
李忠敏 |
卡夫卡與20世紀南非文學的現代主義轉型 |
國家級 |
2018 |
梁敢 |
國家語委中國語言資源保護工程專項任務“民族語言調查·貴州荔波莫語錦方言” |
省部級 |
2018 |
劉春梅 |
廣西漢語方言調查 |
省部級 |
2018 |
歐宗啟 |
以田野調查為抓手提高民間文藝學研究生創新能力的研究與 |
省部級 |
2018 |
歐宗啟 |
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下鄉民觀念重塑的研究 |
國家級 |
2018 |
任連明 |
廣西籍僧人契嵩《傳法正宗記》校注 |
校級 |
2018 |
韋遠誠 |
廣西少數民族語言保護專項課題“廣西少數民族語言保護項目?水族水語(南丹)” |
廳局級 |
2018 |
韋遠誠 |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青年項目“侗臺語語音類型研究” |
國家級 |
2018 |
張寒冰 |
面向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的“現代漢語”課程建設與教學改革探索 |
廣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學改革工程項目A類 |
2018 |
董迎春 |
主持2017年國家社科藝術學基金項目“中國當代雜技創作研究” |
國家級 |
2018 |
董迎春 |
廣西壯族自治區2018年廣西少數民族文化保護與傳承中心基地重點項目“廣西少數民族雜技的保護與傳承研究” |
省部級 |
2019 |